黎平縣探索推行“AI智能監控”筑牢未成年人保護防線

近年來,黎平縣把未成年人保護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來抓,強化科技賦能,充分利用大數據、AI智能等科技手段,有效提升信息排查、風險預警、精準干預能力。
一、是緊盯重點布網
為有效防范未成年人犯罪及被侵害、降低未成年人溺亡風險,依托“技防人防融合”機制,在交通要道、校園周邊、背街小巷、特定治安場所等重點部位和重點水域部署AI攝像頭系統,構建全天候防護網絡,破解了重點區域監管盲區和力量部署不均衡難題。截至目前,全縣已接入公共區域2569個AI智能監控,實現26個鄉鎮(街道)、321個村(社區)智慧平臺全覆蓋。系統運行以來,未成年人防溺水監控日均預警200余條,成功阻斷未成年人涉水、野游、野釣等危險行為500余次;交通違法預警量逐月下降30%。
二、精準推送告警
依托“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基層治理機制,構建“縣級指揮平臺—鄉鎮(街道)樞紐—村(社區)終端”三級聯動體系,實現告警信息“縣鄉村同步預警、閉環處置”,形成“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縣”的治理新格局。在未成年人入住酒店、夜間出入棋牌室、KTV、網吧、酒吧等重點管控場所時,即刻觸發分級預警機制,實現對未成年人異常進入行為的精準捕捉與毫秒級響應,大幅提升監管的時效性與準確性,進一步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向精細化、智能化邁進。今年4月份“智能護未”接入省平臺以來,主動預警4299條,已處置4299條,處置率100%,切實以科技賦能筑牢未成年人保護防線。
三、部門聯合治理
聯合公安、市監、文廣、婦聯等部門及屬地鄉鎮(街道)持續開展夜間“清零行動”,加大對營業性娛樂場所、電競酒店、酒吧、旅館業等行業的監督和執法力度,充分發揮AI智能監控在特定治安場所的監督作用,督促經營者嚴格落實不得招用、違規接待未成年人的法律規定,從嚴查處行業場所涉未成年人犯罪和突出治安問題。今年以來,在八類特定場所安裝AI攝像頭394家,通過智能身份識別設備,共查獲未成年人529人,其中,在特定場所內查獲267人,街面查獲262人,對夜間在外未成年人開展法治教育和警示教育800余人次,向相關部門精準推送提示函2份、建議書26份,有效筑牢了未成年人保護防線。
來源:縣政治委網站





